2025年4月22-24日
上海世博展览馆

半导体封测展|量子半导体器件实现拓扑趋肤效应突破

半导体封测展了解到,德国科学家团队在量子半导体领域取得重大进展。维尔茨堡—德累斯顿卓越集群ct.qmat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镓砷材料的创新型半导体器件,该成果已发表在《自然·物理学》期刊上。这项突破性研究首次在微观尺度实现了半导体材料的拓扑趋肤效应,为量子器件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途径。

 

研究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二维半导体结构和独特的触点排布方式,在极端低温与强磁场条件下成功诱导出拓扑量子效应。半导体封测展了解到,这种直径仅0.1毫米的微型器件展现出卓越的性能特性:其电流传输完全不受材料杂质或外部干扰的影响,同时具备极高的检测灵敏度。这种兼具稳定性和精确度的独特组合,使该器件成为传感器工程领域极具潜力的新型解决方案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拓扑趋肤效应首次在天然半导体材料中实现微观尺度的观测。三年前科学家们仅在宏观尺度的人造超材料中验证过这一量子现象。该突破的重要意义在于,它使得量子器件既保持了拓扑材料的固有稳健性,又能满足半导体工业对微型化的需求。

 

从应用角度看,这项技术具有多重优势。首先,它大幅降低了对半导体材料纯度的要求,有望显著节约生产成本。其次,器件尺寸可进一步微缩,为高密度集成提供可能。半导体封测展了解到,由于电子被限制在器件边缘传导,即使存在材料缺陷,电流-电压关系仍能保持稳定。这种特性使该器件特别适合开发高精度传感器和微型放大器,在医疗检测、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。

 

研究团队表示,这项成果不仅验证了拓扑量子效应在半导体器件中的可行性,更为开发新一代抗干扰量子电子元件奠定了重要基础。随着进一步研究,这类拓扑量子器件有望推动半导体技术向更高效、更可靠的方向发展。

 

文章来源:科技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