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2-24日
上海世博展览馆

上海电子展|2025 年中国运动控制器行业全景洞察:壁垒、格局与策略指引

 

上海电子展了解到,运动控制器由轨迹生成器、插补器、控制回路和步序发生器四大部分构成。轨迹生成器率先计算出任务所期望的理想轨迹;插补器依据位置或速度反馈单元的实际状态,遵循轨迹生成器的要求,算出驱动单元下一步即将执行的指令,随后交由控制回路展开精确控制。若涉及步进电机,步序发生器便会依据控制回路的控制指令,进一步生成控制相序和脉冲,从而实现对运动对象的精准控制。

行业产业链剖析

 

运动控制器行业的产业链呈现出清晰的上下游结构。上游主要由零部件构成,包括 PCB 板、IC 芯片、晶体管、电阻电容等,这些零部件是运动控制器生产的基础,其质量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中游生产环节。产业链中游是运动控制器的生产企业,负责将各类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运动控制器产品。产业链下游则是广泛的应用领域,涵盖工业机器人、机床、半导体、包装机械等多个行业,这些领域对运动控制器的需求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。

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

 

中国在全球运动控制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数据显示,2023 年中国运动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 96.6 亿元。随着各类设备朝着数字化、功能集成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,智能控制器在各领域的渗透愈发深入,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。展望未来,中国运动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延续增长态势。

 

上海电子展了解到,在市场细分领域,PC - Based 控制器、专用控制器、PLC 控制器在中国市场均占据一定份额,占比分别为 34.6%、37.8% 和 27.6% 。在部分行业场景中,PC - Based 或专用控制器正逐步取代 PLC 控制器。其中,PC - Based 运动控制卡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。

市场竞争格局

 

在国内通用运动控制器市场,形成了外企品牌企业聚焦高端市场、国内企业主要定位中低端市场的格局。在国内 PC - Based 控制卡市场,美国泰道、翠欧等外资品牌曾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但近年来国内品牌不断发力,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迈进,导致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。当前,国内品牌已占据了超过 70% 的市场份额,其中固高科技的市场份额占比较大 。

未来发展方向

 

展望未来,中国运动控制器行业将朝着高性能、多轴同步、智能化、自适应控制的方向持续发展。通过支持工业互联、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及实现云边协同等方式,提升产品的灵活性与应用效率。与此同时,紧凑型和低功耗设计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,以满足轻量化与绿色环保的需求,进而为智能制造、机器人以及自动化装备的广泛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持,推动工业升级进程。

 

 

 

文章来源:华经情报网